# Modbus设备接入
# 1、Modbus设备添加
l Modbus协议
解释:Modbus协议支持串行通信和以太网通信。
点击 采集管理 - 采集配置 - “+”添加新数据源
输入数据源名称及选择相应的Modbus驱动协议,点击确定保存。
选择对应添加的Modbus设备后进入一下页面
添加传输模式、传输协议、工作模式、串口、波特率、数据位、停止位、校验位的参数。
传输模式:TCP/RTU;
解释:__TCP:基于以太网的通讯协议,使用TCP/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,用于远程访问。
解释:__RTU:是一种串口通讯协议,通常通过RS-232、RS-485等串口接口进行通讯。
传输协议:ModbusTCP/ModbusRTU;
解释:modbusTCP适用于远程通讯和大规模网络环境
解释:ModbusRTU适用于短距离、点对点或主从网络结构)
工作模型:服务端/客户端;
串口:选择对应传感器物理接口
波特率:填写波特率,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、19200、38400、57600、115200等
解释:波特率(Baud Rate)是指每秒传输的符号数,在串口通信中直接等同于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(bps, bits per second)
数据位:根据传感器设备的 “串口参数说明”进行填写
停止位:根据传感器设备的 “串口参数说明”进行填写
校验位:根据传感器设备的 “串口参数说明”进行填写
# 2、配置协议参数
点击【下一步】,配置协议参数
l 从站号
解释:用于标识从站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的唯一编号
l轮训时间
解释:指系统在进行数据采集或指令发送时,两次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。
l超时时间
解释:超时时间是指系统在等待某个操作或响应完成时,允许的最大等待时间。
l间隔时间
解释:通常指的是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
l模式:请求模式/监听模式/从站模式
解释:
请求模式:指的是主站(__Master)向从站(Slave)发送请求,从站根据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并返回响应的通信模式。这种模式是Modbus协议中最常见的通信方式,主站负责发起通信,而从站负责响应请求。
监听模式:在监听模式下,设备会持续监听指定的端口、串口或无线信道,等待其他设备的连接请求。
从站根据主站的请求(如读取寄存器、写入寄存器等)执行操作,并返回结果。
l功能1类型:线圈、寄存器
解释:线圈通常表示二进制状态(如开关__/真假)
解释:寄存器是__16位的整型数值,可以存储更复杂的数据,例如传感器的读数、设置值等。
l功能2类型:离散输入、寄存器
解释:离散输入主要用于读取设备的数字输入状态,例如传感器、开关、按钮等外部设备的信号。
解释:寄存器用于存储可以被读取和写入的数据值,通常用于保存可配置参数或测量数据。例如,温度、压力、设定值等需要频繁读写的数据。
l采集数量
l上报模式:全部采集完成/立即
点击【提交】按钮对配置的参数进行保存。
在配置完设备数据源后,可对改数据源进行属性配置,点击属性【新增】按钮。
填写属性信息
l标识符
l描述
l数据类型
l寄存器操作类型
l寄存器地址
l交换寄存器内高低字节
l基值
l缩放因子
l小数位数
l采集间隔时间(毫秒)
l数据上报方式:按时上报/变更上报
点击【确定】按钮对编辑的数据进行保存生效。
# 3、删除
点击【删除】按钮对已经创建的采集数据源进行删除操作。
